社论丨需将就业和物价的稳定置于更重要的位置

栏目:业界动态 发布时间:2022-04-2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量: 724
分享到:

中国目前属于全球极少数物价平稳的大型经济体之一。应将就业和物价的稳定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他认为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去年以来,全球大多数国家遭受严重通胀的挑战,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石油与粮食供给受到冲击,又进一步不利于全球通胀形势。目前,美国正在推动美元升值以抗击通胀,美元指数不断上升意味着更多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很多国家的通胀水平会继续抬升。因此,今年全球通胀形势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面临失控风险,这也是中国货币政策将稳定物价作为首要目标的原因之一。

中国目前属于全球极少数物价平稳的大型经济体之一,与欧美都创下三四十年的新物价纪录不同,中国3月CPI同比上涨1.5%,但自去年以来,PPI始终处于高位,今年能源价格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使得物价存在上涨压力,尤其是工业商品。但中国粮食储备充足,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能帮助化解能源价格上涨压力,再加上人民币币值相对坚挺,通过大宗商品进口输入通胀的压力较小。但近日人民币兑美元出现贬值,可能对物价构成一定影响。中国需要稳定物价,否则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冲击,尤其是会抑制消费,放大收入差距以及让就业问题更加突出。物价水平的提高也会对货币政策的能动性产生影响,限制货币政策宽松空间。

当前,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导致人们的预期不如以前,人们开始增加储蓄而减少支出,消费也受到影响,如果出现通胀,会进一步不利于消费。研究发现,通货膨胀与最终消费率负相关,更高的通货膨胀水平会抑制最终消费在GDP中的比重。通货膨胀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巨大,在中国这一群体具有9亿人口规模,并由于过去两年的疫情因素影响,部分人群的就业和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如果物价水平上涨,就会进一步不利于就业和消费,从而令分配差距扩大。

在中国长期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收入分配鸿沟问题,当高收入群体将购买越来越多的住房作为资产投资的时候,中国城市有限供给的土地价格就主要由高收入群体决定,土地价格也通过租金不断抬高城市服务业的成本,从而最终体现在不断上涨的物价。对于中等收入群体而言,买房需要大笔贷款,每月支付房贷,这从某种程度上挤压了家庭的消费能力。而对于持固定收入的城镇以及部分农村低收入者,他们的收入增长或许落后于物价增速,尤其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服务业的价格依然惯性上涨。

高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较小,其消费能力足够支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而这部分消费往往需要进口或者出国消费,对国内经济的支撑不够那么有力。他们投资的住宅等资产在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中获得超高的收益并避免了通胀损失,这也放大了财富分配的差距。如果持续实施宽松政策,或可能延续这一趋势。对于中低收入者而言,消费在支出中占据较大比重,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一旦就业和收入受到影响,他们往往选择更便宜的必需品,并且减少支出。因此,在经济体遭受疫情等因素冲击并影响预期的情况下,必须维持物价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带来不确定性和悲观预期影响消费者信心,并产生滞胀风险,让经济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

事实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经持续一年多时间,能源价格上涨以及多点散发疫情因素对物流的影响,导致中间环节的费用大幅增加,中国承受越来越大的来自供给方面的通胀压力。与此同时,消费增速放缓也急需重视,在这个面临挑战的时刻,必须将就业和物价的稳定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并应对外部愈加紧迫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