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余洁(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
庞阳(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碳中和研究所所长)
日前,被称为“数据二十条”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指出要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数字经济定义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在这个定义下,数字经济首先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的经济形态,远远超出一个统计数据或数据展示的范畴;第二,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出现后,一直驱动着企业的重塑、新产业链的形成和新商业模式的诞生,形成新经济形态;第三,在这个新经济形态中,数据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这个新的生产要素的出现,使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区别开来。
我们认为,新经济形态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如下六大方面。第一,新经济形态突破传统的行业边界,即很难把它定义成是什么,例如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我们无法严格区分它是金融机构,还是小贷公司,或者是一个网上支付平台,它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突破了实体跟金融之间的边界。第二,汇聚了海量的数据,经营业务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汇聚大量的数据,数据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已经从量变发生了质变,所以我们现在讲数字经济,指的不再是数字收集的技术,而是数据本身,以数据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形态。第三,这些数据很多都涉及到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这也带来了当前热议的数据资产确权问题,当隐私成为一种数据,数据成为一种资产,如何保护数据、如何确权就会成为重要命题。第四,它和金融服务可以比较自然地融合,数据对金融机构来说非常有价值。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金融机构可以决定租贷,直接发放贷款,或者在这个贸易过程中给他人授信,所以这也是一个很新的经济形态。第五,这样的经济形态容易形成垄断性。最后,所有这些平台,它都有内在的全球化倾向,这跟当时的网络技术有关,实际上也是和这些经济的内在属性有关。
这些新经济形态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球都存在。例如垄断性和恶性竞争;又如隐私保护,如何确定数据的所有权;再如社交平台的“信息茧房”效应。
我们认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就要综合认识新经济形态中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逐步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
理论方面,新经济形态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也推进了过往包括经济增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创新理论等在内的大多数现代经济理论的创新,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实践中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当前中国现代化经济学理论创新和贡献的重要方向。此时,应在对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如何进行共享、确权和立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在数据立法和政策法规方面的监管制度与规则。围绕数字技术、算力与算法,平台企业已经做出过很多开拓性工作,在人才、资本、技术、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具备相当高的国际水准。未来需要提供明确的规则,鼓励它们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发挥它们在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的作用。
实践方面,可以围绕数字经济领域技术与基础设施展开。数据要成为生产要素,必须要有一些公认的价值。数据要素的公认价值如何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数据确权,然后才是数据要素的交易。“数据二十条”发布之前,“十四五”规划也反复提到数据要素交易以及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技术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技术领域,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前沿数字技术,正通过工程化和产业化的方式,和传统产业全面而且深度融合。未来需要通过区块链技术助力实现数据确权,通过隐私保护计算技术解决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隐患、数据孤岛等数据流通的关键难题,实现多方数据协同。数字经济的底层核心技术包括半导体、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硬件,代表着科学技术的前沿。但众所周知的是,这些数字技术的底层关键技术,大多还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核心技术攻关显得非常关键。
基础设施领域,“数据+算力+算法”日益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通用技术底座。首先是数据交易所,它在数据变成生产要素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数据二十条”中明确统筹构建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以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为基本目标,提出了构建集约高效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为场内和场外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赖的流通环境。第二是算力中心。截至2020年,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共有八所。一个超算中心的建设预算大概是几十亿元,建设周期五到十年甚至更长。第三,只有数据和算力是不够的,算法也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汇集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数据,集成多种应用场景,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把人工智能算法做得更好,打造和建设算法平台基础设施,是未来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