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追捧中概股探因
记者多方了解到,年初以来中概股受到追捧,与目前华尔街对冲基金大幅调仓有着紧密关系。
由于去年纳斯达克指数大幅回落约33%,不少对冲基金意识到自己投资美股科技股的比重过大,需要实现新的资产均衡配置。其中一个重要的做法,就是将资产分散配置到低估值的科技类中概股,从而形成有效的风险对冲,降低自身科技股投资组合的净值波动幅度。
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中国与欧美的不同经济发展周期,也是驱动华尔街资本年初以来大举加仓中概股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相比欧美经济衰退风险日益加大令欧美股票估值继续回落,中国经济有望触底反弹带动中国资产估值回升,令后者的资产收益性与安全性更高,令华尔街资本愿意将更多资金投向中概股。
上述美股经纪商指出,2022年12月以来每天流入中概股的平均资金超过10亿美元,表明华尔街对冲基金的调仓仍在持续。甚至不少此前没有涉足中国资产配置的对冲基金也开始加仓中概股。
但他坦言,目前中概股在这些对冲基金的投资占比普遍不会超过5%,原因是受到大环境影响,不少对冲基金一面积极看涨中概股,一面则不敢直接超配中概股资产,甚至有些华尔街对冲基金在场外市场买入看涨中概股的衍生品,作为看涨中国资产的新举措。
记者注意到,不少对冲基金计划长期持有中国高科技领域龙头企业中概股,因为这些中概股将是中国经济企稳反弹的最大受益者。
桥水中国总经理Joanna Sun Alpert认为,目前中国处于流动性改善、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经济增长主要动能来自民众消费恢复与科技发展。
富达国际亚洲股票主管Victoria Mio指出,随着中国防疫措施优化,中国航空公司、餐馆、旅游公司与消费品企业将受益于消费者可自由支配开支增加,2023年这些企业盈利复苏将提升估值。
抄底者收获投资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中概股持续飙涨还令此前大举买入中国资产ETF看涨期权的华尔街资本收获颇丰。
一位在2022年11月抄底买入中国ETF看涨期权的对冲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中国ETF看涨期权资产组合在过去两个月的投资回报超过60%。
“我们没有获利了结的打算,因为2023年年初以来更多华尔街资金追捧中概股,正令上述投资回报进一步增加。”他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2022年11月抄底买入中国资产ETF看涨期权的华尔街资本,主要是认为中国资产估值偏低的大型资管机构与部分新兴市场基金,如今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甚至部分对冲基金靠着中国ETF看涨期权的收益,有效填补了美股科技股大跌的投资损失。
Jones Trading负责ETF交易的主管Dave Lutz直言,一直以来,Krane Shares CSI是海外投资者沽空中国经济的主要工具,但如今它的看涨期权买入量在持续增加,表明越来越多华尔街资本对中概股“空头回补”。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期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确认2022年度可以对中国内地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检查和调查,令中概股退市风险大降,吸引大量华尔街资本持续平仓此前建立的中概股空头头寸。但此举反而助长中概股与中国资产ETF看涨期权价格持续回升,给抄底者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
前述美股经纪商直言,尽管收获颇丰,目前对中国ETF看涨期权采取获利了结策略的对冲基金并不多,因为他们注意到,2022年11月华尔街资本抄底中概股与中国ETF看涨期权,主要是看中中国资产的低估值,如今华尔街资本大举买涨中概股,是基于资产分散配置的需要,但后者的资金流入量远远超过前者,也能创造更大的投资红利。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当前压制中概股反弹的因素正在消退,经历逾一年回调后,不少估值较低的中概股已具备抄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