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论坛闭幕:聚焦脑机接口、AI大模型 科创成果转化将迎更多利好政策

栏目:业界动态 发布时间:2023-05-3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量: 218
分享到:

5月30日,为期6天的2023中关村论坛落下了帷幕。连日来,论坛聚焦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集中展示并探讨了元宇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全球最新技术进展和重大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推动科技开放、互利共赢的诚意。

脑机接口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培育新方向

近期,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公司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可以启动其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BCI)的首次人体临床研究。这一消息也让脑机接口话题再度走热。

“脑机接口作为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深度交叉融合的前沿新兴技术,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领域,也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的未来产业领域。”在5月29日的“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指出,在产业界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脑机接口全产业链,并在医疗、教育、工业、娱乐等领域应用落地。工信部接下来将把脑机接口作为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脑机接口应用场景的探索,加速推动脑机接口产业蓬勃发展。

事实上,脑机接口技术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将脑机技术明确写入需要攻关的重点技术品类中,明确脑机融合是脑机技术的关键。国内也成立了脑机接口产业联盟,目前已经有百余家涉及产业和研究的机构。如今,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探索脑机融合技术的应用。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e的数据显示,全球脑机接口的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了15亿美元。该机构预测,到2027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33亿美元。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高小榕表示,在脑机接口领域,中国跟国际起步是持平的,比如欧洲研究的方向是非侵入式,美国是侵入式,我国两个都在发展。目前是市场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为主,占85%以上,涉及教育、娱乐等行业,而侵入式则主要是医疗行业。

据了解,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收集脑电波来进行信号输出,优点是没有创伤,通讯速率也不差,且可随时移除,缺点是不够精确。侵入式脑机接口的特点则是通过深部电极将信号采集设备侵入到大脑内部,从而获得更精准的信号,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安全风险非常高,且不可逆。此外,侵入式脑机接口对技术和研发的门槛非常高,“把设备植入脑部,如同在豆腐上立根针,得做到既接触又不伤害豆腐。”

“脑机接口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经过半个世纪,已经从科幻到了产业落地的突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一生二,我们也将克服更多的挑战,在未来50年实现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这样一个过程。”高小榕展望脑机接口发展前景时如此说。

前沿成果突破“卡脖子”问题

除了脑机接口,本次中关村论坛还落地了诸多未来产业的前沿科技成果。在5月30日的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上,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涵盖通用视觉大模型、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北斗卫星通信融入大众智能手机等。

比如近期十分火热的大模型研发,自然语言处理仍是目前大模型研发最活跃的重点领域,本次发布的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则是在布局较少的计算机视觉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语言类模型很重要,可以说是未来大模型的基础。但它也远远不是全部,特别是面向实体世界,比如自动驾驶、机器人这样的一些场景中,还需要视觉、听觉等其他的感知手段。”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大模型的研发正在从信息类的智能向实体类的智能发展,人工智能的感知能力未来也会大幅度提升,此前预期的纯无人驾驶还有包括机器人进入制造业、家庭都有可能在几十年内成为现实。

另外,作为面向经济主战场的重点科研成果,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也十分引人关注。

“30微米,也就是0.03毫米,这是目前工业化最薄的可折叠玻璃,最多可以折叠100万次。”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少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30-70微米系列的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已经研发成功,是对于关键原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重大突破,因其极薄、柔韧性强、耐用性高和出色的折痕控制等特点,成为折叠屏手机盖板玻璃的首选,保障了信息显示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升级高强盖板玻璃原片工艺技术,努力实现高强柔性玻璃盖板从上游基板材料到下游盖板产品应用的全部国产化。

“当前我国牵引科技成果持续涌现,产业体系完整高效,技术应用场景丰富,应该说拥有支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非常好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朱建武表示,接下来应当聚焦可能突破的一些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深入研究前沿技术孵化、早期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打造、监管政策设计协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促进前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尽快地走向商业化运行。加快建立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和T字布局体系,共同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科技成果落地仍需加快产学研协同

在科技创新之外,如何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实现规模化应用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论坛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伍建民指出,未来产业具有战略引领性、超强颠覆性、高成长潜力三大核心特征。由于未来产业从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到产业化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非连续创新过程。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显著。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周云帆介绍,近年来我国技术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规模显著提升。“全国技术合同从2018年的41.20万项提高到2022年的77.3万项,成交额从2018年的1.77万亿元提高到4.78万亿元,分别增长87.6%和170%。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贡献了全国93.7%的技术输出和82.8%的技术吸纳。”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呈现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在大会现场,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聂飙发布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以及中国首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指南》。

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呈明显上升趋势。报告期内,高校院所转化合同总金额约为1582亿元,同比增长约25%。

在今年的650多家参展单位中,外资企业和机构超过120家。会上也有不少跨国公司高管、投资者表示,中国将继续成为外商来华投资的青睐之地,并且他们将积极参与到中国的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推进的活动中来。

“中国这片创新的沃土为西门子的前沿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落地场景,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迈向世界‘创新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海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关村论坛彰显出中国对促进全球开放创新与交流合作的坚定承诺,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所孕育出的巨大潜力。未来西门子也将迎上中国数字经济领域不断涌现的颠覆性创新机遇,加速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助力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要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加强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四项职能。

周云帆表示,按照机构改革方案要求,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重点从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四方面开展工作并适时推出新政策。

具体来看,科技部将以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为一项重点,争取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从20家增长到100家,继续深化赋权试点等改革,同时,支持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建设共性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大高质量的成果供给,继续提升企业的成果吸纳和转化能力,深化开展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广,不断塑造产业升级的新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