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利好政策频出,一级市场投资再引关注

栏目:业界动态 发布时间:2023-11-10 来源: 创业资本汇 浏览量: 137
分享到:

当下,加快氢能产业化布局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先后发布了《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并开展了五大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应用示范。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各地都在积极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

对于嗅觉灵敏的投资机构自然很早就关注氢能赛道,不过在出手时间点和对未来产业链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方面,投资人看法不尽相同。


氢能政策利好频出 产业集群集聚规模

11月6日,广东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实现跃升,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1万辆,年供氢能力超10万吨,建成加氢站超200座,氢气供应体系持续完善,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产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到2027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经过10多年的艰辛探路,氢能产业总投资额已超600亿元,聚集氢能企业和机构超150家,涵盖氢能全产业链。2022年,南海氢能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目前南海以仙湖氢谷为主核心,已汇集了超120家氢能企业及机构,基本覆盖了氢能制储运加供应链、燃料电池关键基础材料及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系统和终端应用等环节。产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上海嘉定也是积极发展氢能领域的重点地区。目前已拥有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重点企业100多家,覆盖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推广应用与配送服务等多个环节,形成较为完善的燃料电池汽车上下游产业体系。今年嘉定将加快郊野公园70MPa加氢站建设,同时支持氢能港探索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供给方案,打造氢能零碳产业园,聚合行业力量,打造更优氢能生态。

为加快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绿色化和规模化应用,中国氢能联盟基于《可再生氢100行动倡议》启动氢行计划。通过氢行计划,推动氢动力系统创新、可再生氢及氢基绿色燃料应用和氢品质保障,加快氢高速、氢基动力列车、矿卡和船舶示范,促进交通领域深度脱碳,力争以规模化示范,助力形成“百站万辆”格局,带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一级市场氢能投资再引关注 机构关注重点不同

氢能的投资热在几年前就引发了一级市场VC/PE机构的关注,一度也掀起了投资热潮。伴随着国鸿氢能、捷氢科技、中鼎恒盛、国富氢能、轻程科技和东岳氢能等产业链相关企业推进上市进程,更是激发了市场资金对氢能投资的关注热度。

近日,涌氢(深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涌氢能源)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GRC富华资本为本轮独家领投方。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研发投入、市场拓展以及公司运营扩编等。涌氢能源是由两位电化学与材料领域的牛津大学博士发起成立。公司立足于新材料和电化学测试技术,致力于高效率、低成本的 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研发与生产,力图提出制氢技术关键材料与核心组件的中国方案,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也有机构直接将目光放在了寻求海外优秀公司。9月,氢能源公司ROTOBOOST已完成由高瓴创投(GL Ventures)领投的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近千万美元。融资金额将主要用于量产投资、技术研发等方面。ROTOBOOST是一家致力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制备氢气的北欧氢能源公司。公司采用甲烷催化热裂解技术,可以利用天然气和生物质沼气直接制备绿氢和具有高经济价值的碳产品,未来有望实现低成本制备绿氢,加速推进氢能规模化应用。

清新资本合伙人曹抒阳此前分享称,投资氢不只是投资燃料电池。氢能具有灵活应用的优势,可以大规模、长周期储存。预计2030年后,储氢技术将开始规模化应用,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电氢转换技术届时将有所突破,氢能制备和综合利用示范应用将大规模开展,这对于氢能企业和投资机构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而也有一些投资机构认为,当前氢能领域还处于发展最早的阶段,从关键零部件到系统、成套设备,再到下游示范应用,氢能行业亟需开辟新应用场景,机构进场还需要应用场景真正跑通之后出手。

长城证券研报指出,伴随着氢能产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全球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打破关键技术壁垒,未来氢能需求不断扩容,氢能产业从供给端优化产能,并不断应用于产业绿色转型中。上游绿氢生产不断朝着海上风电制氢发展,未来深海风电项目将成为发展新方向,电解水制氢项目需求不断放量,已招标项目不断落地,电解槽不断进行技术再更新,推动上游氢气生产企业发展向好,建议关注布局电解制氢和电解槽等相关企业;中游地方部委不断推动氢能储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氢能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议关注加氢站建设、储氢、运输氢气及相关设备企业;下游氢能产业应用趋于多元化,能源转型升级节奏加快,利好FCV燃料电池及相关零部件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