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过去十多年来,国有资金加速以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创投领域,各类政府投资基金迎来数量和规模上的井喷。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共设立了2107支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12.84万亿元人民币,已认缴规模约6.51万亿元人民币。
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是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有效方式。财政资金的强力引导,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支持科技创新,并利用母基金、子基金多级放大,以市场化手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种方式已有大量成功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在2023年再次跑出加速度,陕西、浙江、湖北等地相继设立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基金。
比如,西安市提出建立总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的重点产业链基金集群;安徽设立3大基金群,形成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浙江启动目标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4+1”专项基金;湖北设立首期200亿元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目标形成超过200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群……
同样,在这个月初举办的2023武汉创新投资生态大会上,武汉设立的创新发展基金、人才发展基金、都市圈母基金等一批天使基金、产业基金正式签约,总规模超500亿元。
“政府的资金应该更多投向市场失灵的地方、社会资本不愿意去配置的地方,而且现在的趋势是更加投向早期和需要做基础化、产业化转换的地方。”这次大会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键表示,政府引导基金契合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破局之道。
作为开放前沿的深圳,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同样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投资项目超过3000个,范围覆盖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与时尚、高端制造装备、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海洋产业等战略性产业。
近几年以“城市投行”著称的合肥,也被越来越多城市效仿,期望通过政府亲自下场操盘的形式,引入具备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复制发展政府引导基金的“合肥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合肥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其从一开始就对政府投资基金的精准定位。如今,合肥乃至整个安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创投机制和良好氛围,这也让资本市场对合肥企业有了更大的兴趣。
从上市企业数量不难看出这一趋势。据统计,安徽已拥有24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六。
有分析认为,尽管已遍地开花、此起彼伏,政府引导基金对产业的培育和带动作用,依然有待进一步释放。“政府引导基金必须在资源、效益和政策之间达成平衡。”张键认为,各地政府发展创投产业,不仅要学习先进城市,更要考虑自身禀赋,依靠市场化的方式来做决策。
而从整体来看,经过多年探索,政府引导基金向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聚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目标更加明确,正加速释放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