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耐心资本这一金融术语频频进入视线。
继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后,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那么,究竟什么是耐心资本?我们又该如何壮大耐心资本?
01 什么是耐心资本?
所谓耐心资本,是指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专注于长期的项目或投资活动,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
近日,北京、上海、深圳、江苏等地政府纷纷推出以耐心资本为定位的政府投资基金。以江苏推出的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为例,其相关细则明确,基金存续期不超过15年,不少于5年,其中投资期不超过8年。资金投资方向为江苏“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X”未来产业体系,以及有关文件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具有更长的投资周期,可以承受短期波动或回撤;着眼于国家战略,更加符合政策导向;更加注重价值投资理念,对资本回报有着较长期限展望。在协会副会长、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李象看来,这是耐心资本的三个重要特点,它是具有明确指向性、长周期成长性、总体收益性的中长期投资。
从这个意义上说,江苏省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的设立,率先延长了投资“时限”,面向的是高投入、长周期、研发难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同时鼓励相关子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正符合耐心资本的定位。
02 耐心资本 向“新”而行
无论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均是在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提到的耐心资本。耐心资本与激励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年来,在南京,已经出现了不少有耐心特征的资本,正积极布局科技创新赛道,以金融助力陪伴科学家、创业者和硬科技企业爬坡过坎。
科技型企业成长周期长、风险高,但后劲儿足。来自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南京创投)医药投资团队的投资经理唐艺轩认为,以创新药研发为例,往往存在3个“10”定律:十年磨一剑的韧劲、10亿元级资金的投入、10%左右的成功率。企业持续高研发投入的状态可能要延续多年,不过,一旦积累到位,企业将迎来指数级的快速发展。
所以这样的“长坡厚雪”赛道的投资,只有拿出耐心,才能静待花开。
2021年,唐艺轩所在的南京创投团队投资了南京宁丹新药有限公司。宁丹新药核心团队具备丰富的药品研发项目经验,此前创始人曾在先声药业全流程主持研发的复方依达拉奉注射液已于2020年成功上市。不过,团队参投企业的时候,公司成立还不到一年,员工不足百人,新产品还在一期临床阶段,正值烧钱燃眉之际。江宁区科创投与南京创投,再加上其他几家投资机构共同拿出7000万,对企业成功进行了A轮融资。其中政府主导产业基金出资比例占近六成。
这笔融资主要用于在研产品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随后,南京创投还在2024年通过市人才基金二期和紫金未来基金对宁丹新药进行连续投资加持,并在企业股东会上为项目发展提出建议,并广泛对接子基金资源。目前这家企业已有7个中枢神经系统新药项目,其中5个Ⅰ类新药项目获临床批件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京创投围绕南京“4266”产业发展方向,累计投资项目总数499个,投资总额139.5亿元。参投项目中,投资于初创期与早中期项目占比约74.6%。就在7月初,南京创投还作为南京市与江苏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的重要发起人,合作签约4支总规模135亿元的产业基金。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专项基金(60亿)、新型电力产业专项基金(60亿)将以吸引头部机构、撬动社会资本组建产业专项子基金为主要投资方式,同时采取母基金直接投资支持本地重点项目。未来产业天使基金(10亿)、紫金山未来网络天使基金(5亿)将通过直接投资方式,重点支持本地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鉴于科技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耐心资本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从0到1”的创新,最激动人心。但在来到激动人心这一刻之前,往往要走过漫长、艰苦、寂寞的长路,也无法获得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此时,就需要那些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战略定力,追求行稳致远的耐心资本,为创新创业提供长期而稳定的资金支持。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人都把耐心资本称为“时间的朋友”,是陪伴“硬科技”、科学家、创业者“长跑”的亲密伙伴。
03 制度环境开路 耐心资本可期
耐心是一种主观心态,而耐心资本,其实也并没有明确的、唯一的、量化的门槛。它更像是一种越来越被鼓励的投资态度与策略。而要培养这份耐心,“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都有用武之地。
首先,要解决好钱往哪里投的问题,这是让资本有耐心的基础前提。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足够多的投资对象,也就是优质科创企业。要持续多措并举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优化投资环境,保持各类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耐心资本铺平“长跑”的跑道。当投资标的“磁吸力”足够强、投资环境足够平稳可预期,自会有更多资本敢投、愿投、长投。
其次,要营造更有耐心的创投制度环境。不少创投基金管理者提到,目前的创投政策体系还不够有耐心。比如说,基金需要每年面对审计考核;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细则还不够完善,导致投资者对于错误的容忍度较低,甚至可能会出现“宁可错过,不能投错”的现象。
不过,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提到要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包括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在南京的创投圈,一些好的变化正在发生。
不久前,江苏投特新能源获得了一笔来自建邺区的产业基金投资。这家企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邹志刚教授发起,目前正在开展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研发。
基金主管方,金鱼嘴发展中心基金部副部长谢希玚表示,为响应国家对耐心资本的号召,对政府引导产业基金相关管理规定进行了调整。包括将基金存续期逐步延长到最长不超过15年、优化了基金管理方尽职免责相关细则,同时还要求提高产业主导功能,增强当地发改、科技等行业主管部门在基金运作过程中的参与度。换句话说,会更加注重服务好对于当地主导产业提质发展的融资需求。
当耐心资本给市场以耐心,市场给科创以信心,科创又反哺市场,就能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