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面临四大技术挑战
《21世纪》: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外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刘云辉:智能机器人这几年发展得很快,包括人形机器人,波士顿Dynamics公司有很多Atlas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包括一些机器人模仿人的动作,都做得不错。但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
在医疗和制造行业,智能机器人这几年的应用推得很快,特别是在国内。原来很多机器人在产线上主要还是做pick and place,简单抓起、固定位,最近这几年引入了很多新技术,比如仓储物流AGV(自动导向车),以前是磁导航,现在是视觉或者激光导航,这些技术在医疗、物流、制造等领域应用得很广泛。
《21世纪》:作为这个行业的科学家,您看还有哪些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刘云辉:我觉得技术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人对环境的理解是非常perfect(完美)的,你可以通过记忆识别很多物体,但机器人目前的感知技术还不成熟,包括三维信息的获取,现在激光雷达或者三维传感器都无法满足要求,或者密度、可靠性都差一些。
第二是操作。人手是非常灵巧的,但是机器人要操作抓取物体,要做到像人手这么灵巧,还有很多难题要解决。
第三是移动。腿式机器人也好,轮式机器人也好,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比如野外,要可靠、高效地行走,比人还是差得多。
第四就是交互。特别是机器人跟人之间,机器人最终还是要走入社会,跟人之间交互的技术还很有挑战。
《21世纪》: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吗?
刘云辉:当然,这一直是科学家们在追求的一个梦。但是还有很多挑战,除了刚刚所提到的技术难题,还有成本方面的问题,人形机器人有很多关节,每个关节都通过电机来启动,而且要维持动力学平衡,从控制来看相比其他类型的机器人成本会更高。
创办未来机器人是一次成功的冒险
《21世纪》:您带领自己的博士生团队在2016年创立了未来机器人公司,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为什么会从教授走向创业,当时的初心是什么?
刘云辉:其实很简单,当时我在机器人行业做研究将近有二三十年了,觉得机器人很有潜力,当然也很前瞻。但做机器人毕竟是希望帮助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当时想的是,把我们的视觉导航技术在物流车辆上运用起来,瞄准的行业就是叉车。我们做了一些调研,仓库里面最多的是叉车,全世界大概有一千三四百万台叉车,但自动化程度低,运行成本也越来越高。基于这样的想法创立了未来机器人公司。
《21世纪》:当时未来机器人所选择的技术路线,您提到的视觉导航,在当时这算是一个冒险的技术路线吗?它的冒险之处在哪里?
刘云辉:当时一般大家采用的要么是磁导航,或者是激光导航,贴很多反射板,成本很高。我们的想法是,人还是主要靠视觉导航,通过眼睛来理解三维世界,来做定位,觉得这可能是未来的方向,从成本来看,CMOS传感器的成本较低,所以当时觉得虽然有冒险之处,但是值得尝试。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不光是视觉,包括激光、灵活导航都成为趋势,视觉基本上成为自动驾驶不可缺少的部分。再回看我们走过的路,当初的冒险是成功的。未来我们希望把视觉技术做得更极致、更可靠,让机器人通过视觉反馈来做所有的工作,就像人做事情的原理一样。
《21世纪》: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您觉得自己遇到过的比较大的挑战或者困难是什么?
刘云辉: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我们早期是在实验室做一些技术,这跟把它产品化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强调可靠性,在实验室只要做多次实验,成功验证原理就足够了,但是要把它变成产品,要天天往工厂跑,要考虑成本的因素,包括产品定位、产品设计等,所以做第一个产品非常难。
第二,做出产品后还需要有人愿意帮你做测试,能够得到用户的应用,经过很多轮的交互、测试然后再改进,这是一个产品不断迭代,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要真正走到用户中间,去跟他们合作。
创业中共同的价值观非常重要
《21世纪》:学院派创业,特别是大学里的师生共创团队,在工作模式、股权激励方面是不是有些特殊之处?特别是之前有些声音说,教授一般不会真的全职创业,针对这个问题您有怎样的思考?
刘云辉:大学出来的初创团队,大家在工作分配、人力分配方面一般有两种模式,如果教授愿意全职参与,问题就比较简单,但很多情况下,教授是没有全职创业的,那么就应该让团队来主导整个企业的发展。
对于我而言,早期考虑的是把团队“扶上路”,前三年可能会参与得比较多,比如在具体的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参与,但当公司达到一定的规模后,要慢慢让团队有更多的自主性,包括在股权上也是由团队主导,我主要在战略上提供一些帮助。其实,这也符合投资界的期望。
《21世纪》:除了未来机器人,您自己跟学生还参与创立、孵化了其他机器人初创企业,包括深慧视科技、康诺思腾、筑橙科技,在持续的创业过程中,您自己还有什么样的心得或观察?
刘云辉:未来机器人是第一个创业项目,但我们的研究团队比较大,在做很多不同的方向,所以想去推进不同领域的机器人应用。
在创业过程中,不光是要有技术,我们其实很多不足是在市场或商业开发方面。所以团队很重要,除了技术引导外,团队里面一定要有人能够真正懂市场、懂商业、懂落地。最重要的是人才,归根到底,团队人才的能力互补很重要。
另外一点,我觉得资本非常重要,尤其是早期的资本。香港这一块稍弱,内地做得更好。所以,能够找到很好的合作伙伴以及天使投资机构,这是我们企业比较lucky的地方。
香港的天使投资仍偏少
《21世纪》:关于香港的早期投资问题,这几年特区政府在从各方面大力推动创科,您有没有观察到一些变化?
刘云辉:有一些变化。但如果真的要配合香港创科的发展,天使投资基金还是非常少,也非常小。因为香港的投资更多计算短期回报,毕竟在金融、地产等方面比高科技赚钱快很多。财经界包括整个香港的这种mindset要改一改了。其实科技投资的回报也可以很高,你只要投资一个好的公司,它可以达到几十倍或者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增长,这个过程大家要冒风险。目前来说,香港真正的天使投资相对来说还是太少。
这是目前香港创科最大的问题。其实从人才角度来讲,我们香港本地有人才,也可以吸纳海外、内地的人才,我们的大学也有很多好的技术,最缺的是早期的天使投资基金。
光靠政府支持是很有限的,一定要财经界、投资界配合。另外,也希望内地对香港更开放,内地天使投资能够投到香港。
《21世纪》:港交所最近推出了针对科技企业上市门槛的修正,您所孵化、参与创办的这些公司,未来在上市方面有怎样的考虑?
刘云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改革。科技企业早期追求利润其实很难,港交所开创了没有利润也可以上市,只要技术与研发做得好,这对香港的整个科创界都是一个喜讯。我觉得很多公司都会考虑上市融资,我们的一些公司也会积极考虑。目前未来机器人,还有做医疗的康诺思腾机器人,已经达到了独角兽企业级别。
河套将是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引领地
《21世纪》:香港在从0到1的基础研究方面一直是非常突出的,但在研究成果转化、商品化这一块有所欠缺。您参与的这几家公司在香港孵化,但之后都去了内地,比如大湾区的其他城市,这是什么原因?
刘云辉:香港本身几乎没有工业,我们的客户基本上在内地,所以必须要到内地,跟客户交流。从生产来看,我们过去几年没有生产基地,就不得不去大湾区内地城市。但香港现在提出发展新型工业,我觉得未来一些高附加值、高增值的产业,其实可以留在香港本地。
香港政府也在大力推动从1到N或者是从1到100的这个过程。但不管怎样,香港还是要跟内地更好地合作,从产业、市场、生产等各个方面大家一起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的科创发展。
《21世纪》:大家都比较关注河套的最新发展,能否谈一谈你们在河套的布局情况?
刘云辉:我们非常看好河套地区,它包括两部分,香港这边有新田科技城、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深圳也有好几个平方公里的合作区。未来港深融合也好,大湾区科技创新也好,河套都可能是一个引领的地方。
它的优势在于,香港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深圳有好的工业基础,人才丰富,香港这边利用国际优势,深圳那边利用内地优势,两相结合,河套一定会成为深港融合的聚集地,未来或许很多创新公司都会往那里迁移。
香港中文大学在福田保税区成立了深港创新研究院;未来机器人的公司总部也设在了河套。现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下的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也希望在河套做一个基地。今年因为恢复通关,来往都更方便了,我们希望把相关工作推得更快,很多事情尽快落实下来,这样既能够接触内地的用户,更好地了解市场,同时对接先进技术、人员流动也会简便。
(实习生张伟泽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