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架无人机能够进行沿长江流域常态化海事巡检工作,每2个小时巡检一圈,巡查线路达97公里,AI目标识别也提高了巡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院长燕雪峰介绍,“前两天,还有无人机执行了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到南京市人民医院的血液运输任务,保障了医疗救援的顺利展开。”
提前谋划布局,南京浦口区将无人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2018年1月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 2020 年申报获批为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当下,无人机已经实现了长江巡检、长江物流、血液运输、城市综合治理等多场景应用。2023年,南京市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试验区内无人机飞行已实现24568架次,飞行航时达6118.7小时。
走进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运行管理中心,一个个小白点在低空服务管理平台数字屏幕上移动,不同颜色的移动轨迹“交错”,一片“热闹非凡”的场景。“其实这些线路并没有交叉或冲突,它们是无人机在不同高度的飞行航线记录,不同颜色也代表了无人机的不同任务类型。”燕雪峰说。
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立体化的飞行轨迹便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不止是无人机飞行状态及路线图,南京低空服务管理平台还综合了航空情报、人口密度、航线划设等功能,实时的数据监控和更新,为城市低空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伴着嗡鸣声,一架无人机在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西江基地)腾空而起,在空中按照指定的要求完成“8”字飞行后稳稳落地。这里是中国民航CAAC江苏考试中心的考试点,如今,考取证件的人员来自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在低空飞行领域,已有一批中小微企业从事测绘、导航、空中观光等飞行应用服务,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被不断开发。”南京市发改委统筹处处长朱伟说。
近日,南京市印发了《南京市关于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计划》要求,到2026年,全市低空经济关联产业规模达到全省第一、全国领先,低空制造、综合服务和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基本建成满足各类低空飞行活动的保障体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业学科都与低空经济直接相关,科教人才优势明显,这为南京市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创新力。”朱伟细数南京市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我们培育建成了一批平台载体,并以航空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机载系统、地面设备、空管系统开发等为重点,构建了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4大低空产业发展体系。”
2021年2月,国家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低空物流、低空巴士,到国土资源开发、空间利用等‘国之大者’,低空经济的发展正在重塑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腾飞的动力。”燕雪峰说。